岗位守忠诚 家中尽孝道 李广谊用二十载坚守诠释“忠孝两全”

2025-07-19 0

他从年富力强的28岁,到年近半百的48岁,他陪伴母亲几乎跨越了耄耋之年——在时光轴上,用孝道彰显了人性的光辉。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,20年,他却用一张小床,把母子关系挨得更近……永益乐动手机版登录入口焊工李广谊用实际行动写就了20年的忠孝两全。


图片


清晨4点半的大恒山老矿区,天刚蒙蒙亮,李广谊家的窗户已透出微光。“妈,醒醒,该翻身了。”他俯身在母亲耳边轻声说,粗糙的手掌轻轻托起母亲的后背,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瓷器。20年前母亲摔伤腿后,这样的清晨护理就成了他雷打不动的功课。

“滴答——”床头的旧闹钟指向5点时,李广谊已将温热的毛巾拧干,小心翼翼地为母亲擦拭脸颊。“小时候您也是这么给我擦脸的。”他边擦边说,母亲浑浊的眼睛眨了眨,嘴角微微上扬。类似的对话,20年来每天都在这间整洁的卧室里上演,成了母子间无需回应的默契。

厨房的铁锅滋滋作响,李广谊正将小米粥熬得软糯。“昨天炖的南瓜泥妈挺爱吃,今天再加点山药。”他对着空气自言自语,像是在跟母亲报备菜单。照顾母亲饮食成了他的必修课,手机里存着数十个适合卧床老人的食谱,笔记上密密麻麻记着“周三吃鱼肉松粥”“周五蒸鸡蛋羹”。邻居串门时发现老人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,惊叹道:“你这护理比专业护工还细致!”李广谊憨厚地笑道:“我妈这辈子不容易,该我报答。”

6点20分,他准时出门上班。“广谊上班去啊?”小区晨练的邻居打招呼。“嗯,今天得赶个活儿。”他脚步匆匆,却不忘回头叮嘱:“麻烦您中午帮我看看我妈。”邻里们早已习惯这样的场景,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送去一份。


图片


机加二分厂的车间里,李广谊换上工装。焊枪喷出的火花在他脸上映出明暗交错的光影,与清晨护理母亲时的温柔判若两人。“广谊,昨天那批支架配件还得加把劲。”班长拍着他的肩膀说道。“放心,保证耽误不了。”他拿起面罩,声音透过面罩显得有些沉闷。在赶工期时,他加班到深夜,回家后依然准时在凌晨起床照顾母亲。同事们劝他歇歇,他总说:“活儿不能耽误,妈更不能耽误。”

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车间,李广谊趁着休息时间给家里打电话。“妈,我是广谊,午饭吃了吗?”“广谊这人心细。”车间主任感慨道,“上次检修发现焊接裂纹,多亏他眼神准,不然麻烦就大了。”这份细致,正是20年护理母亲练出的本事。

傍晚6点,李广谊踏着暮色回家。路过菜市场时,他挑了些新鲜蔬菜。“给我来两斤菠菜,要嫩点的。”他对摊主说,“我妈牙口不好,得做软乎点。”回家路上,他遇到推着轮椅散步的邻居,轮椅上的老人正乘着凉。“跟我妈一样,就喜欢这会儿的气温。”他笑着说,脚步不由加快。

推开家门,母亲正翘首以盼地等着他。“妈,我回来了。”他放下东西就去洗手,然后熟练地抱起母亲,“今天天气好,我推您出去转会。”轮椅轱辘碾过地面的声音,与20年来无数个黄昏一样,在小区里悠长回响。

二十载春秋,李广谊用焊枪的火花点亮美好生活,用床头的陪伴温暖岁月。他获得的“最美家庭”奖状挂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,旁边是母亲年轻时的照片。当被问起坚守的动力,他擦拭着焊枪说:“妈在,家就在。活儿干好,心才安。”这朴素的话语里,藏着最动人的答案——所谓忠孝两全,不过是把每一天都过得问心无愧。